(引题)“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举行
(副题)新质生产力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应急管理协同发展
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城市人居安心解忧。2025年5月13日至15日,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本届博览会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全面展示新质生产力企业创新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动长三角应急管理协同发展,加速推进安全应急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预计将有约500余家国内外展商参展,专业观众有望超过10万人次。
一批应急管理重点实验室将集中亮相,还将展示长三角地区在应急科技创新方面的技术产品和创新案例,展现应急管理新质战斗力……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在4月9日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应急管理协同发展暨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应急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成为了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应急主题博览会。

聚焦于应急减灾和救援的前沿发展和防灾减灾的公众意识,本届博览会亮点纷呈。“卫星遥感监测平台”“无人机侦测反制系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等一批央国企科技成果将集中亮相;宇树科技、大疆、凌天装备等行业头部企业将带来AI机器人、无人机救援集群等前沿技术;蜜度、联合飞机等独角兽企业将带来智慧应急执法解决方案等颠覆性科技成果。
为精准匹配实际应急需求,本届博览会将首次推出需求(采购)信息发布平台,依托平台功能持续做好政企对接服务工作,利用开展期间高效撮合,实现“展前精准匹配—展中高效撮合—展后长效追踪”全链条服务,带动安全应急产业链投资集聚。三省一市应急管理厅(局)和中国红十字会、中国安能、中国石化上海公司、长三角航空应急救援产业联盟、上海长三角安全应急产业促进中心等单位将分别开设专场发布需求信息。

创新设立多个细分专区,以驱动技术攻坚。本届博览会在应急防灾减灾和综合救援装备等六大展区的基础上,创新设立了航空应急救援、水域应急救援、特种智能机器人等多个专区,涵盖通航装备、无人机、特种机器人、应急舟船等100余项尖端技术和成果。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杨东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这是本届博览会以“场景牵引技术、平台链接供需、生态赋能长效”为行动纲领,全面构建安全应急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杨东升透露,聚焦国家低空经济战略,博览会期间,在上海市经信和应急部门指导下组建长三角航空应急救援产业联盟,发布航空应急救援十大场景,助力加快安全巡检和应急救援等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装备研发,拓展应急救援场景应用。

近70场同期活动激发创新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同期活动形式多样,此外,博览会将带来丰富密集的应急安全产业前沿技术信息,深度吸引现场观众参与,提升安全减灾意识。博览会同期将举办近70场主题活动、技术路演和成果发布,推动区域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卫生、消防、气象、地震、总工会、红十字会等部门将组织打卡体验活动,面向公众开放地震逃生、高层火灾避险、医疗急救等10余个沉浸式体验场景,同步还将推出“公益科普直播探展”“健康大讲堂”等公益活动。
江苏省徐州市是今年的博览会主题市。目前,徐州市正在加快各参展事宜,展示安全应急产业相关技术和装备。今年8月13日至15日,第二届印尼国际应急博览会将在雅加达举办,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安全发展注入中国智慧。
博览会主发布内容

今天(4月9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介绍了长三角一体化应急管理协同发展阶段成果及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筹办情况。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王春江、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吴晓荣、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白中华、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杨东升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理念已深入人心。今年,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继续与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同步展开,将于5月13日至15日举行。

本届博览会将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于5月13—1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届博览会将更加突出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功能培育,全面展示长三角应急管理专题合作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加速推进安全应急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应急的浓厚氛围。预计将有约500余家国内外展商参展,专业观众预计将有望超过10万人次。
一是促进供需对接,激活产业动能。本届博览会将首次推出需求(采购)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展前精准匹配—展中合作对接—展后项目落地”模式,带动安全应急产业链集聚,提升博览会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三省一市应急管理厅(局)将聚焦韧性安全城市建设、防汛排涝应急响应、危险化学品安全救援、矿山安全预警与处理等场景,集中发布需求信息。中国红十字会、中国安能、中国石化上海公司、上海长三角安全应急产业促进中心等单位也将分别开设专场发布实战需求。博览会期间,还将组建长三角航空应急救援产业联盟,拓展安全巡检、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航空医疗救援、城市治理等应急救援场景应用,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
二是加强全链展示,深化科技赋能。本届博览会将全面展现科技赋能应急管理的创新生态:一批应急管理重点实验室将集中亮相,还将展示长三角地区在应急科技创新方面的技术产品和创新案例,展现应急管理新质战斗力。例如: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学习、大语言模型、智能装备等一批央国企科技成果将集中展示;宇树科技、大疆等前沿技术行业头部企业将带来AI机器人、无人机救援集群等前沿技术;蜜度、联合飞机等独角兽企业将带来智慧应急执法解决方案、无人机组合方案等突破性科技成果。另外,博览会还创新设立了航空应急救援、水域应急救援、特种智能机器人等多个专区,涵盖通航装备、无人机、水上救援机器人、水域监测预警系统等100余项尖端技术和成果,实现智能科技融入安全应急的全链条全维度展示。
三是激发创新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本届博览会将进一步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博览会同期,相关单位和市场主体将围绕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举办“改革创新安全治理模式,赋能基层韧性能力提升”“科技赋能有限空间应急装备,助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高质量教育培训,提升智慧应急管理能力”等近70场主题活动、技术路演和成果发布,推动区域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在安全应急文化推广方面,卫生、消防、气象、地震、总工会、红十字会等部门将面向公众开放VR地震逃生、高层火灾避险、医疗急救等10余个沉浸式打卡体验活动,并将同步上线“公益科普直播探展”“健康大讲堂”等公益活动,推动提升全民安全素养与自救互救能力。
博览会相关答记者问

提问(贸促会):应急博览会今年已经办到第四届了,请问杨会长,今年的博览会在创新方面有没有什么新变化?另外,就是最近比火的无人机等新装备,在展览及应用方面有没有新案例?
回答:感谢您的提问。“常办常新”的确是应急博览会不懈努力的主要方向。本届博览会以“场景牵引技术、平台链接供需、生态赋能长效”为行动纲领,全面构建应急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一是创新设立“航空应急救援”“水域应急救援”“特种智能机器人”等细分专区,驱动技术攻坚。
航空应急救援专区将集中展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前沿技术,比如联合飞机首推重油型无人直升机系统产品,该产品能适应高原、沙漠、山地等复杂地形和大风、风雪、沙尘等恶劣环境,助力应急救援和特殊环境下的物流运输;又比如大疆行业级新品无人机集成“人-车-船AI识别模型”,该设备可推动应急搜救效率提升60%-70%;还有中创航空无人直升机飞控系统首次实现共轴双旋翼与纵列双旋翼技术兼容,为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智能化巡检提供核心支撑。在这里也特别提一下,聚焦国家低空经济战略,博览会期间,在上海市经信和应急部门指导下组建长三角航空应急救援产业联盟,发布航空应急救援十大场景,助力加快安全巡检和应急救援等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装备研发,拓展应急救援场景应用。
水域应急领域,一批前沿性、尖端科技性产品和解决方案将会集中展示,比如迪沃科技、云洲智能的全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城市内涝治理,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研发的物探采集作业震源船,刷新海底节点勘探双源作业单日响炮纪录;上港集团此次也将作为优秀的应急服务行业代表携重大装备亮相。
特种机器人领域,凌天装备、宇树科技、云深处等连续参展的老展商将会带来一批性能卓越的国产智能机器人。
二是创新构建“需求信息发布平台”,赋能产需精准对接。聚焦区域发展需求,沪苏浙皖应急管理部门以及中国红会等开设专场,靶向发布高价值场景需求,并通过精准匹配和定向邀请,确保展商的技术能力与实际需求互相匹配。例如,隧道股份的“智城云巡”平台,为城市基础设施提供全产业链、全风险链的应急保障服务;蜜度的“智慧应急执法双助手”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智能化升级。
三是创新打造全链服务生态,产融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展商生态圈”为纽带,推动金融保险机构、科技企业与装备制造商深度协同,如人保、太平洋产险等机构,着力推动保险服务从“灾后赔付”向“灾前预防”深度转型。徐工集团等产业链龙头企业,推动形成“装备研发—场景适配—实战应用”的全周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