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酒店偷窃案件中,嫌疑人驾车逃逸,警察没有验指纹、没有测DNA,仅靠人脸识别系统就锁定了“罪犯”。尴尬的是,这位“罪犯”未曾去过那个地方,甚至不会开车,连驾照都没有,即便如此,还是被关了十天。
用人脸识别技术抓罪犯靠谱吗?2019年4月,逃遁三年的弑母嫌疑人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三年人肉追逃无果,人脸识别技术却在此时立了大功;2018年张学友的演唱会上,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帮助警方抓捕了5名罪犯;沈阳地铁人脸系统上线的27小时内,就成功识别出两名网上逃犯。这些事情表明,人脸识别技术在抓罪犯这件事情上发挥了不小作用。
但实际上,
人脸识别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远没有达到完美水平,警方用人脸识别技术导致“错抓”也早有前车之鉴:2018年,伦敦警方在使用人脸识别搜寻嫌疑人时,就发生了大约35次错误的身份匹配,其中还有一人被“错误”逮捕;2014年,一位名叫史蒂夫·塔利的财务顾问即便具有不在场证据,依旧被诬告抢劫了两次银行,导致其被关押长达两个月。
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导致的错误匹配和错误判断可以理解,但警方将人脸识别结果作为认定罪犯的唯一手段则是在“过度依赖”这一技术,将人脸识别错误率难以归零这一短板展露无遗。但其实早在200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篇论文就已指出:“除了DNA测试外,没有其他法医证据方法可以可靠并始终如一地证明事件与特定个人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无法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定某个犯罪嫌疑人的“唯一性”,人脸识别系统只能作为工作的辅助手段。
虽然如今的算法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扫描数百万张人脸,远远超过人工搜索和识别的速度与准确度,但受到监控摄像头压缩图像、光照条件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依然难以保证100%准确。因此,即便人脸识别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无法忽视,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并非完全成熟,不应该对其绝对信赖,甚至过度依赖,而应该在利用的过程中辅之以人性化或其他更为科学严谨的判断方式,补齐人脸识别技术背后识别错误这一短板,变被动为主动,而不是被技术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