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的城市是
智慧城市吗?该怎么定义智慧城市?为期两天的
2020银川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1+8”场专业论坛闭幕,这几个问题出现频率最高。建设智慧城市,不能只把数据简单堆起来!
基于此,对于我国这个有着14亿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2%的国家来说,大数据如何赋能城市治理?建设智慧城市背后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新视界总裁白欲立认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数字孪生,应更加注重提高城市管理者对数据的驾驭和使用能力,“在这么多的城市模块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城市应急智能化的应用”。
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夏俊杰建议进行三个转变,即从被动式转向主动监测、主动感知,提前做好预案;从“以人为主”转向“人治+自治”方式,让基层人员能够获得所需信息;从单一垂直领域转向横向场景化跨领域应用。“围绕着新型市场要素,要把全链条做到全闭环,真正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问题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却很骨感。
华为企业BG副总裁叶昆总结了当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关于大数据的几大误区,他将其形容为“几个大坑”。
“最常见的问题是,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万能的,一切成绩都可以归功于它。这对我们应该是一种警醒。”叶昆指出。
其次,有的时候以量取胜。他说,“今年疫情期间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汇报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就说自己汇集了多少数据。请问,有这么多数据,它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一边是“有大数据就能促进智慧城市发展”的思想,一边却是重建设、轻运营的现状。
“同样的开发商、同样的设计图纸,我需要两幢别墅,左边这个有物业,右边没有物业。两年过去,左边这个还叫别墅,右边的只能叫农民房,而我们的多少系统也是建完以后就没人管了?”
大数据的核心 在于以人为本
阿里云智能数字政府顶层设计部总经理皮文凯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指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一个是海量的投资下,市民的获得感普遍不是很高,真正触达到每个市民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较少。第二,当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新冠疫情发生的时候,绝大部分所谓已经建设的智慧城市,发挥的作用实际上是有限的。”
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探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热门话题,建设智慧城市不能只靠几个人,而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河马哥会分享更多关于智慧城市的内容,大家敬请期待哦!
推荐阅读:
终于等到新型智慧城市来了,开启质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