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导航
资讯首页> 热点推荐 > 苹果谷歌要给 Emoji “禁枪”,这可能是毁灭它的危险一步

    苹果谷歌要给 Emoji “禁枪”,这可能是毁灭它的危险一步

    热点推荐2018年04月28日
    分享

    2016年,苹果将人们在输入“枪”(gun)这个字时弹出的 Emoji,由一只写实主义的手枪,换成了一只靓丽的绿色塑料玩具水枪。而那时,其他几家手机厂商和社交网络平台的手枪 Emoji 还没有更改过来。


    因此,当时人们输入“枪”这个词所产生的符号,在 iPhone 上看到的是水枪,在其他人的手机上看到的则是冰冷的手枪。尽管有很大争议,这种改动还是被越来越多的公司认可,例如 Twitter 也进行了更改。而最近进行更改的是谷歌。

    谷歌已经在 GitHub 提交了一个对于其 Emoji 字体 Noto Emoji Library 的修订,在接下来的 Android 新版本当中,也将会以塑料水枪的形式来显示。未来输入“手枪”(Pistol)这样的词语,则不会弹出任何 Emoji。

    这种在 Emoji 中“禁枪”的举措,在航通社(ID:lifeissohappy)看来,说不好会是毁灭 Emoji 的危险一步。

    Emoji 是人类的一项重大发明

    Emoji,也就是表情符号 ,该词起源于日语名词“绘文字”,顾名思义就是使用绘画形式来表达的文字。称Emoji 是一种文字,或者是一种语言也不为过,它可能是最近一段时间人类语言最重大的一项发明。

    Emoji 是一项全球通用的语言,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即使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借着殖民历史都没有能完成统治世界的目标,更不用说一帮语言学者闭门造车,想出的乌托邦式的世界语(Esperanto)了。然而 Emoji 却可以做到让不同地区的人,不需要刻意学习就能懂得。

    这既可以说是一项新的发明,也可以说是回归人类文字史的本源。实际上人类的文字发明就是以象形文字作为开端的,最早的文字,以约定俗成的形式描述某一个东西的简笔画,后来才把这些简笔画进一步抽象,减少笔数。

    文字书写上的复杂度,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因为不同文字的排列组合,取代了以往需要通过单个字符才能做到的表意功能。一位叫铃木晓升的日本人,用书法描写了日文借鉴汉字的假名的进化过程,首先用汉字来表述日语的音节,然后再将这一汉字写得越来越潦草简化,最后和原本的文字截然不同。

    人类不断探索文字进化的过程中,其实走了很多弯路。还是拿日语举例子,假名有两种不同的书写系统,平假名是为了方便将日常会话转变为文字记录,而片假名则是为了研读汉文书籍。所以初期变成了男性才能书写片假名,女性必须书写平假名的现象。一个文字系统居然能分出尊卑,人为增加了学习、交流的难度。

    随着人类社会逐渐进化得越来越复杂,导致在语言和文字的发展上,复杂度也是水涨船高的,越来越不单纯。例如在二战后韩国和日本的语言体系当中,主要吸收的外来语从汉语改为了英语,掺杂进不少的英语词汇。

    尤其是在韩国,因为变化来得太迅速,青少年间甚至都不说“谢谢”,而是说“Thank You”;而各种引进的图书音像制品等等,片名和主要人名也偷懒直接用了音译,而不是意译。

    这种语言上借助外来语的情况,导致韩国和朝鲜两国的语言文字已经难以沟通,基本成为两种不同的语言。这种情况并不能简单用英式英语—美式英语,中国大陆的语文—台湾的国语之间的差异来解释了。甚至,有韩国人为了帮助脱北而来的孩子适应在韩国的生活,还推出了在智能手机上将韩语翻译为朝鲜语的软件。

    直到 Emoji 的出现,回溯远古象形文字的表意功能,真正把这种文字在发展中不断产生的分歧,缩减到了最低的程度。

    不管你在什么地方长大,只要接受了基础的现代教育,你都可以看懂任何其他地方发出的笑脸和哭脸,各种车辆、工具、体育器材、生活用品的图形。即使被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网站,以各自的不同风格所呈现,差异其实很小。就像是字体的不同一样,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个性化表达开始分裂

    Emoji 可以被视为基于人工智能优化的机器翻译之外,又一种能够让全人类实现大同的通天塔一样的工具。然而,即便是这样,Emoji 也正在遭受着产生分裂和歧义的危险。

    比如墨西哥人抱怨表述食物的 Emoji 只包含汉堡包、鸡尾酒、冰淇淋、生日蛋糕等等,而并没有包含他们的玉米饼。中国人则想办法要加入饺子。因为这些诉求而加入的新表情符号,世界上所有人都能看懂,且不会产生误解。

    到后来,不同肤色的人们开始抱怨,关于人脸和身体部位的 Emoji 只有一种默认的颜色,而这种颜色碰巧是偏向美国白人的肤色。可想而知的,黑人对于这种情况意见最大。

    苹果对自家 iOS 和 macOS 系统中的 Emoji 做了改动,将涉及到人脸和身体部位的表情符号制作出了不同肤色的版本。单一的一种表情,竟有六种不同的变体。在键盘上长按某个表情符号,将会多出几个相对应的肤色。在选用其中一种肤色之后,除非今后刻意更改,否则将默认一直显示这种肤色的 Emoji。

    然而到了2016年,苹果首度做出的“禁枪”举动,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因为这个改动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及不同的用户群之间产生了歧义和误解。

    最起码,即使是肤色不同,在不兼容的旧版系统或未及时修改的网站上,所显示的 Emoji 表现的人体动作和表情还是一样的,不怎么会引发交流上的问题。然而,如果在一方的手机上看到的是真枪,另外一方的手机上看到的是水枪,那么有可能一方会以为这是对人身的威胁,而另外一方会以为是在开玩笑。

    这种误解弄不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早在2014年,欧美法律专家就开始讨论用 Emoji 表达死亡威胁在法庭上是否可以作为证据。只要用一个“枪”加上一个“脸”,就能明确传达“我要杀了你”的意思。

    虚拟物品是否神圣不可侵犯?

    在美国,虽然禁枪依然要面临长期而艰难的博弈,但是对于可以独断专行的商业公司而言,对他们的系统做出“禁枪”的修改则是易如反掌。苹果和谷歌以及其他许多硅谷公司,都坚定支持“禁枪”,所以应该不会对这种有希望减少暴力行为的改动有太大的抵触。

    然而,这也许意义不大。例如,你无法将现在仍在使用的金属“刀子”的 Emoji 改成不那么有害的,其他看起来像刀的东西,比如输入“刀”,显示“剪刀”还是“铅笔刀”?抑或是“指甲刀”?

    而即使是“刀”被禁用了之后,普通的“石块”“砖头”也可以作为武器,也可以发一个“火”表示放火什么的。你可以禁用一种杀伤力大的武器,但你无法以此来禁止暴力。

    这种对于表情符号的随意增删,也无意中引发了另外一种担忧。现实中收缴个人物品需要执法成本,但在虚拟世界中,理论上不存在这一成本。如果我们戴上VR/AR设备,进入了由商业公司提供的虚拟现实环境当中,是否一切物品的生杀予夺的大权,都可以被这些公司的管理员在瞬间之内完成?

    例如,如果有人创造出武器,被管理员发现,他眼睁睁看着自己手上的手枪消失不见,或者突然间转换成一把绿色的玩具水枪。这会给沉浸于虚拟世界当中的人们带来更多的不安全感。如果我在虚拟世界当中购买了一把手枪,这把手枪是否算是我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财产呢?

    “禁枪”伤害了 Emoji 的根基

    说回 Emoji。

    Emoji 已经成为塑造现代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诞生出了各种变体和活用方式。虽然各种表情符号的表面意思大家都能懂,然而因为对同一个事物的叫法,在不同语言中发音不同,使用谐音方式来组织的表情符号,还是让各个国家之间产生了只有本国人能懂的暗语。

    在美国,有人尝试用表情符号来重写碧昂斯的流行歌曲《醉在爱里》,被博物馆收藏。而在中国,春节期间流行过一个段子,让人们猜用 Emoji 组成的名字,分别代表了中国互联网当中的哪几位大佬。

    正确答案是“朱啸虎、陈伟星、马云、李彦宏、马化腾、张一鸣、周鸿祎、刘作虎、张小龙、余承东、张勇“。美国人(和部分中国人)猜不出。

    即便如此,表情符号本身在表达原本的意思时,依然具备全球通用都可以识别的特点。要知道,即使是给残障人士看的手语,以及各个国家的盲文,也是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意思,不同国家的残疾人之间是无法互相理解的。

    Emoji 正因为在跨设备、跨网站、跨人种之间能够实现统一的国际标准(Unicode),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我们有一个世界表情日(7月17日,这是因为 iOS 上的“日历”符号写着这个日期),我们也有一部专门讲述 Emoji 冒险经历的大电影。

    但是归根结底,就算苹果,谷歌和Twitter等科技公司,在这次“禁枪”中并不带有其他的隐喻,他们这种直接将“金属手枪”换成“水枪”的行为,还是深深伤害了 Emoji 存在和发扬光大的根基。这些公司应该从我们现实生活中用的语言文字那里吸取教训。有些词语如果因为不雅而被禁用,人们只会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概念,直到新的方式也被禁用,那人们就找第三种方式。

    语言文字被发明出来,本意是为了交流。因此,它无法屏蔽现实社会当中的丑恶,而只显示现实中的美好。它会百分之百地把这个社会的每一面都呈现出来。只有忠实地记录和呈现所有,而不刻意做扭曲的语言和文字,才是优秀的,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