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计算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中分散存在的计算、存储、通信和控制等能力,通过资源共享机制和协同服务架构以实现更短的服务响应时间、更强的本地化计算能力、更少的数据传输负载、更安全的分散式服务架构、以及更快更精准的分析、决策和控制。
图源:图虫创意
来自C114中国通信网的消息显示,在近日IEEE年度媒体交流会上,IEEE会士、全球首个雾计算实验室负责人杨旸博士表示,今年8月IEEE发布了全球首个雾计算参考架构的国际标准(IEEE 1934),并积极推动开发雾计算节点设备,通过实施雾计算实验室的多个项目,不断推进雾计算技术在智能驾驶、机器人、智慧楼宇、智慧电网等多领域的应用。
据了解,雾计算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中分散存在的计算、存储、通信和控制等能力,通过资源共享机制和协同服务架构以实现更短的服务响应时间、更强的本地化计算能力、更少的数据传输负载、更安全的分散式服务架构、以及更快更精准的分析、决策和控制。
杨旸博士表示,火灾救援机器人就是雾计算应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机器人进入救援现场,第一步要做的是激光扫描现场地形,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建立现场地图,最后才能进行搜救行动——如果完全靠机器人自己来处理这些任务,就会浪费宝贵的电池电量和救援时间;如果传送到云端进行处理,又难以及时作出响应和决策。这时,在救援现场附近临时布置的雾计算节点,就可以发挥及时响应、提供更强大信息处理能力的作用。
可以预见,随着雾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和普及应用,智能物联网将越来越便捷、高效,雾计算将和云计算互补协作,为每个人提供触手可及、无处不在的智能服务,为万物互联的智能城市注入发展动力。
来源:安防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