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家电领域也开始进入智能化时代,智能音响、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每个产品都在向消费者展示着一个智能化的新场景,智能家居雏形逐渐成立,然而,家居产品蓬勃发展的背后,却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智能家居的发展。下面河姆渡小编就详细地为您介绍一下阻碍智能家居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通信标准不统一
来自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的整体产值将突破万亿元,其中智能硬件的产值或达6000亿元。其他第三方数据也显示,中国智能家居潜在市场规模约为5.8万亿元,其中
智能家电产品市场约4万亿元。然而,规模如此庞大的智能家居市场,却将消费者拽入了每个产品都要下载一个APP的“软件大爆炸”场景。
“不同
品牌都需要不同的APP 进行控制,彼此之间毫无互联,让人使用几天后就觉得是根鸡肋。”研究过不少智能家居产品的消费达人王先生就,智能家居产品不仅分品牌,还要分“派别”,在京东上买的和在天猫上买的就分属于“京东微联”和“阿里智能”两个派别,甚至是,同一款空调产品,尽管功能相同,但在京东和天猫上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接入的云服务平台是不同的。
“目前,影响智能家居智能化的首要障碍是没有统一的通信标准,不同品牌的家电几乎无法进行相互的关联、对接和交互,数据自然也难以进行共享。”奥维云网的分析师谈到,智能家居生态链涉及许多利益相关者,包括上游的芯片和软件供应商,以及中下游的联网设备制造商、平台提供商、零售商、服务提供商等,不同品牌的智能家电往往使用互不联通的私有互联协议,这直接导致了智能家居平台之间的接口不统一,市场孤岛现象严重,消费者根本无法获得良好的一致性体验。
二、用户激活率尚不足20%
在现在的APP产品中,究竟有多少个是和智能家居相关的APP?截至目前,还没有机构给出过一个确切的统计数据。只有一个公开数据显示,当下智能家电用户激活率尚不足20%,使用半年后继续使用家电产品智能功能的用户不足5%。
“由于同一个家庭内部的智能家电产品来自不同的厂商,而不同家电产品的通信协议又是不同的,所以难以形成统一的家庭网络系统,无法在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方便统一的使用界面,也影响了用户的使用热情。”一位家电企业的负责人私下向记者表示。
在APP store上,记者输入“智能家居”搜索项,弹出窗口的包括华为智能家居、米家、中兴智能家居、智能生活、紫光物联等众多打着智能旗号的APP。然而,和软件排行榜上日下载量百万的那些热门软件相比,这些智能家居类APP不仅下载量极少,而且用户给出的评分也都很低。
举例来说,下载量可排在前列的“米家”,仅限米家自有产品的互联互通,显示的下载量有7840次,评分只有2.6分;中兴智能家居,只能使用于中兴自有产品,下载量仅1380次;CHIQ长虹
电视,可用于长虹
电视和用户
手机的连接,87次下载量,评分2.7分;长虹美菱智汇家,适用于长虹和美菱产品的互联互通,27次下载量,评分2.0分。即便是在面世时被称为打破了不同品牌限制的华为智能家居,也就只有917次下载量,评分1.6分。
记者尝试下载登录了华为智能家居,在首页上显示可以连接的57个设备中,虽然跨越了仅限华为品牌的限制,但也局限在与华为有合作的方太、欧普、美的等品牌上。以美的风扇为例,APP里显示的是美的清羽
智能风扇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到该APP,而记者家里虽然也是美的电风扇,但因型号不同,并不能连入APP内。
三、智能和信息保护需重视
通信标准不统一、陷入了APP之战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智能家居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和对于消费者的信息保护也亟待重视。
从智能化程度上来说,目前的大多数智能家居产品能够发挥功用的前提就是联网,没有联网的智能产品就像是一个聋子,无法实现交互使用。同时,很多智能功能并不能依靠产品自身去实现,而必须由消费者操作完成,机器仅仅成了辅助。
以记者在家电卖场了解到的售价34900元的
三星智能冰箱为例,首先,该智能冰箱必须24小时处于已连接的无线局域网中才能和手机发生互联。其次,尽管介绍中写明了具备适时提醒用户注意食材保质期的提醒功能,然而,冰箱内置的摄像头并不会自动识别食材,而是需要消费者手动输入食材名称和保存期限,步骤非常繁琐。
另一方面,在智能家居APP的使用中,对于消费者的信息和隐私保护意识仍然不强。仍以“华为智能家居”这个APP为例,记者在确认下载前,说明中就提示该款APP需要调动使用者的电话权限、定位权限、读写
存储权限和读取应用列表权限。如果使用者不同意这一条款,就无法使用该款APP。
“没有统一的接入标准,就相当于平台之间无法沟通,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讲大家都听得懂的‘普通话’。”一位家电厂商直言,智能家居在迅猛发展后陷入不温不火,体验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智能家居市场不温不火,体验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无疑,要想真正分享市场这杯羹,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