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导航
资讯首页> 网站公告 >产品资讯 > “店+柜”模式入场社区生鲜,「三蛋生鲜」获超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店+柜”模式入场社区生鲜,「三蛋生鲜」获超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产品资讯2018年07月03日
    分享

    「三蛋生鲜」今年4月正式成立,由原我厨联合创始人/COO、猩便利副总裁夏荷,原天天果园CTO、Citybox魔盒CTO董涛共同创立。公司获得了猩便利创始团队的种子轮融资。6月30日,三蛋生鲜首家线下实体店在上海正式开业。

    三蛋生鲜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店+柜”的毛细零售布局、线上线下系统开发、团队建设以及供应链的初步搭建。 

    以小店为核心,智能货柜为触角 

    什么是生鲜新零售的最小颗粒度业态?

    三蛋生鲜以百平米小店为核心,覆盖周围500米到1公里;再以自提柜+零售柜为触角深入社区,覆盖周围3公里。 

    百平米小店,目前有800-1000个SKU,其中蔬菜、水果、肉鱼禽蛋约400-500个SKU,低温奶、豆制品等标品鲜食不到100个SKU,其余为粮油米面调味料。

    智能货柜,是自提柜+零售柜的组合,根据每个社区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搭配。自提柜覆盖午餐+晚餐场景,分别在10点-11点,下午4点-5点将生鲜菜品送至柜中;零售柜的选品,一部分满足忙碌人群的需求,一部分为爆款品类。如果切、肉类、蔬菜,以及团队最擅长的半成品净菜。 

    店+柜的形态,给到消费者多样化的购物选择:到店购物、预定自提、外卖到家、外卖到柜、社交团购、楼下购买。  

    流量不应该是割裂的,只从线上或是线下获取。至少在生鲜这个品类里,用户没有只从线上买或者只从线下买的区隔。夏荷告诉36氪,这是非常复杂的场景结构,涉及到人群分层(有用户倾向于60%在线上,有用户倾向于20%在线上),而三蛋生鲜提供的是一个全融合的购物场。

    生鲜+OMO,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OMO听上去想象空间很大,但需要厘清的是,外延究竟来自于哪里?

    夏荷认为,人货场的重构,并非强行让线下的用户在线上下单。三蛋生鲜的设想是根据人的需求开始切,哪些是计划性、哪些是即时性、哪些可以到家、哪些可以到柜、哪些可以到店。切分开来之后再看,每个场景适用于什么样的商品,再将商品和运营逻辑对应进去。

    门店在运营过程中会引导进店的用户,通过扫码成为会员。20元/月的会员费,让用户有意识地使用线上小程序,包括拼团入口和商城入口。

    三蛋生鲜认为到店消费和即时性外送是同一个消费场景,均为店内商品的即时性消费。

    和即时性消费相区隔,三蛋生鲜计划性的消费搬到线上,切低频、高价、重货、长保生鲜品类,如龙虾、澳洲牛肉、银鳕鱼等,用户通过线上提交订单,在指定时间到店或到柜自提。

    对于未来销售结构的预期,夏荷表示,即时性消费占到50%左右,包括店内消费和即时外送;微信群+拼团场景,以及线上预购买的计划性消费,预期做到销售额的50%。

    团队成员来自于一线电商平台、新零售公司及中大型线下商超,包括我厨、天天果园、猩便利、City Box、欧尚、家乐福、全家等;有多年全品类生鲜采销、运营一体化、线上线下零售业务经验,同时具备半成品菜的研发、生产及运营能力。

    今年到明年年中,三蛋生鲜预期在上海开设20-30家门店,每个门店对应10多组智能货柜。一方面,以上海为标杆城市,打磨团队及供应链能力;另一方面进入下沉市场,在一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分别打磨出不同的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