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导航
资讯首页> 网站公告 >产品资讯 > 说个坏消息:你养的那只很火的“蛙”可能很快就被打入冷宫了

    说个坏消息:你养的那只很火的“蛙”可能很快就被打入冷宫了

    产品资讯2018年01月27日
    分享

      一只目无表情、独自吃饭旅行的“佛系”青蛙突然火了。一周之前,朋友圈讨论最多的话题还是“粉丝豪掷百万地标为李泽言庆生”(来自另一款爆火手游《恋与制作人》)。

      截至1月25日晚,这款名叫《旅行青蛙》(日文原名:旅かえる)的手游在中国区App Store畅销榜排名第12位,而在免费游戏类排行榜一直稳居第一。根据游戏产业研究网站GameLook的测算,如果不考虑App Store对新游戏增加权重的因素,这个排名意味着该游戏iOS端单日收入或达300万元人民币。

      《旅行青蛙》是1月中旬开始在中国走红的。据极光大数据提供给全天候科技的数据,截至1月22日,该款游戏在安卓和苹果应用商店的累计下载量达到了334.67万,日新增用户40.2万。

      在重度氪金(玩家需要不断充值升级以获得更高级的游戏体验)的中国手游市场,《旅行青蛙》的成功被认为是一场“佛系”手游的反击。在该游戏中,玩家不需要被金钱捆绑,“随缘”和“等待”是大部分养蛙群众最常见的状态。

      但是这场“逆袭”被认为不会持续太久。有业内人士认为,《旅行青蛙》操作碎片化,简便性程度不如微信小游戏,调动玩家情绪的玩法可持续性低,盈利模式单一,产品寿命周期不会太长。

      截至目前,《旅行青蛙》iOS版还停留在1.0.1版本。它的玩法至简,甚至有些无厘头:两个场景、零剧情、不用升级打怪、没有血腥打斗和死亡这些负面体验、也不占玩家太多时间。

      曾在多家互联网企业担任产品运营师的白崎坦率地指出,如果这个游戏按照这样的设定不做迭代,大概两周左右就会进入衰退期,逐渐从朋友圈、日常交谈话题中消失。

      不要低估热点消退时的爆发力。一星期前,大多数人不会想到,“霸道总裁”李泽言从被众多年轻玩家称为“老公”到被“佛系90后”抛弃,其热度也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月。

      《旅行青蛙》还能火多久?

      为了减少等“蛙”回来的时间,网友“豆奶”的苹果手机系统时间已经调到了2018年6月2日。在游戏中,“呱儿子”(部分玩家对其的昵称)经常很久才出去一趟,出去后要很久才能回来。

      1月22日开始,一份“呱儿子攻略”开始在朋友圈流传。玩家们发现,只要将手机系统设定的时间加快,便可以减少等待时间,加快游戏进程。

      这当然是一个Bug。在养蛙的第二天,网友“闹闹”开始急不可耐的找攻略,发现可以调时间,“5分钟内调到3月去了,明信片集了三页”。“瞬间觉得没意思了”,闹闹说,养蛙生涯就此终止。

      另一位来自广州的游戏业人士则认为,这个游戏能让你获得的唯一一点“目的性乐趣”就是收集青蛙旅行带回来的明信片。

      一位腾讯GAD游戏开发者社区的开发者对全天候科技总结了《旅行青蛙》走红的四大原因:操作简单、画风治愈、情感交互到位、话题本身具备社交讨论性。但它缺少可持续绑住用户的玩法和内容。

      据出品方Hit-Point透露,开发这款游戏投入了4名工作人员、花了10个月左右时间。以国内游戏业创业来推测,该游戏的制作成本大约在30万-50万元人民币。根据天风证券的测算,《恋与制作人》的制作成本则在5000万以上。

      上述开发者告知,一般轻量级的小游戏都是小制作、简单易上手,容易在短时间内爆炸刷屏,但大多数的小游戏都像一阵风吹过,真正能够沉淀用户的并不多。通常流量在一个月内就会迅速下降,被新的热点所替代。从2017年底大热的《恋与制作人》到《旅行青蛙》,期间热度也就持续了一个月。

      《旅行青蛙》横空出世后,《恋与制作人》的受关注度已大幅走低。全天候科技查阅微信指数发现,1月25日,《旅行青蛙》的微信指数日环比上升38.56%。但是,微信端对于《旅行青蛙》的讨论热度增幅也开始收窄。1月21日至24日,其日环比升幅分别为198.14%、96.71%、86.37%和49.15%。

      微信大数据是2017年3月腾讯基于微信推出的移动端数据平台,用以了解某一关键词或刷屏事件在一段时间内微信讨论热度的变化。

      据了解,一般游戏60%的安装量产生于产品发布后的2个月内,这段时间吸引用户比较简单和直观,随后安装量逐日降低,5个月后将降至峰值的15%左右。《旅行青蛙》的安卓版和苹果版分别于2017年11月24日、2017年12月6日发布,最长上线时间超过两个月,通常来说已经吸引了过半装机量。

      反氪金情绪爆发

      作为前后爆红的两款手游,《恋与制作人》和《旅行青蛙》具有相似性:同样是养成类游戏,且都被认为是主打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女性游戏群体。但站在商业角度,游戏厂商们更愿意把二者分开来看:

      《旅行青蛙》的特点是非氪金,很少需要玩家花费,游戏中的青蛙高度人格化,它会自行安排行程及活动。这是一个随性的游戏,作为主人,想起来给蛙喂点吃的,想不起来它也能好好生活。

      《恋与制作人》的玩家则是重度氪金。数据显示,2018年1月,这款游戏的DAU(日活跃用户)达到了400万,月流水3亿元,相当于每个用户平均月AR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值接近100元。上一个能够达到如此高ARPU的现象级游戏是《阴阳师》,其最高月流水高达6亿元。

      在“豆奶”看来,“氪金游戏的目的性太强,显得公司太着急了,用户体验不好;Hit-Point做的这个度刚好可以把握住用户心理”。

      “佛系养蛙”在朋友圈爆红,被认为是对国产游戏强交互、重竞技的一种情绪反弹。

      近年来,国内手游市场一直是重度游戏的天下。2017年排在App Store下载排行榜前列手游——腾讯的《QQ飞车》、《王者荣耀》,网易的《荒野行动》与叠纸公司的《恋与制作人》均具有明确的社交与竞技功能,需要玩家全身心的投入,目标群体也都是高ARPU的用户。

      重度游戏饱和了,需要此类轻型游戏填补碎片化时间,《旅行青蛙》的成功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偶然。

      极光大数据行业研究院认为,《旅行青蛙》算不上是现象级的游戏,2017年以来可被视为现象级游戏的只有吃鸡类和《恋与制作人》。其同时认为,很难判断养成类游戏能否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游戏世界最成熟的商业模式与产业链还是在竞技类游戏。

      强大的中国对手

      《旅行青蛙》的出品方Hit-Point并未预料到,这个在日本反响平平的佛系游戏会在中国意外走红。这款包含了大量日本国内旅游名胜的游戏,最初主要针对的是日本市场。

      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旅行青蛙》的产品企划上村坦言:“在没有翻译版本的中国,有如此多的用户,虽然很开心,但真的很吃惊。”当初,团队对于下载量的预期只有100万。

      Hit-Point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日本本土游戏厂商,10年内共开发了30款游戏,以休闲类手游业务为主。除了《旅行青蛙》外,其在中国区另外一款火爆过的游戏是《猫咪后院》,后者在去年7月突破了1900万的下载量。《旅行青蛙》的设计团队沿用了《猫咪后院》的原班人马,团队共6人,其中4名为设计开发者。

      据了解,独立游戏团队在日本是一股重要力量,其思路和中国公司并不一样。目前Hit-Point公司员工总数约20名,平均年龄25岁左右,游戏的开发时间在半年到一年之间。

      有评论认为,中国不缺《王者荣耀》、《梦幻西游》这类用户基数大、营收也大的游戏,反而缺少一些小而美、特别有意思的创新产品。而以《跳一跳》、《旅行青蛙》为代表的游戏,更容易激发年轻群体的游戏类创业热潮。但是短时间内,国内的独立游戏团队很难形成气候。

      与国外相比,中国手游是一个高度集中、垄断的市场,腾讯、网易两大巨头完全占据了手游榜单的头部位置。

      过去五年,在手游畅销榜排名前十的产品中,腾讯超过半数,网易则蚕食着剩余的席位。2016 年两家共占 9 席,2017 年亦有 8 款游戏上榜。除了腾讯和网易的产品,中国游戏公司中,五年间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连续两年进入前十。

      2017年底,腾讯在小程序中开放小游戏入口,成为社交热点。这些都是海外手游厂商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腾讯用《王者荣耀》、《地下城与勇士》及微信小游戏巩固龙头地位,在电竞及端游上巨头优势明显,网易下半年迅速布局吃鸡游戏端游抢占市场,围绕区块链游戏领域将推出《网易招财猫》,腾讯和网易两大游戏公司对行业仍然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一位腾讯游戏人士对全天候科技表示,游戏行业经过前三年的高速发展之后,IP红利效应正在减弱,进入了一个精细化运营的阶段。在此背景下,腾讯游戏采取的是拳头产品的策略:不是用大量游戏来支撑,而是希望交出来的每款游戏都能抢占头部位置,能对各个细分领域实现击破。

      上述人士表示,腾讯对一款游戏超长生命周期的界定,手游常以一两年为底,端游则至少需要五年甚至更久。2015年上线的《王者荣耀》截至目前拥有超过2亿注册用户,早已打破手游“不到1年或2年内就从排行榜上消失殆尽”的生命周期魔咒。

      《旅行青蛙》下一步:谋求中国合作者和盈利

      《旅行青蛙》在中国爆红的同时,连续几日位列日本App Store免费游戏榜第一名的是网易开发的《荒野行动》。

      与《旅行青蛙》相似,《荒野行动》同样在尚未经翻译时在日本大受欢迎。《荒野行动》2017年11月起上线,11月16日即更新日语版本。相比之下,日本游戏厂商的策略和行动则显得保守。

      目前,安卓和苹果应用端都只有《旅行青蛙》的日语版,这意味着多数中国玩家只能依靠看图说话和网络攻略“瞎玩”。Hit-Point通过媒体表示,公司正在迅速商讨各国家(地区)版本的研发计划,希望海外的用户能再等待一些时间。

      目前,Hit-Point正在考虑扩大这款App的体量,增加游戏内容,效仿《猫咪后院》,以游戏App为中心,向多样化的场景“旅行”。

      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寻找中国的发行商或代理商。可以肯定的是,推出中国版本后,《旅行青蛙》将进行一些本土化的改变。但这些改变能否被中国玩家所接受目前尚不得知。上村透露,目前已有多家中国公司与Hit-Point联系代理业务,“现在我们处于随时讨论推进进展的状态”。

      据极光大数据行业研究院分析,考虑到国内公司在资源和属性上的差异,很难判定哪家公司最有可能代理,B 站的二次元属性尤其浓厚,或许会有较高的契合度。截至目前,在动漫迷聚集地B站中,《旅行青蛙》的自制视频已达到300余条,单个视频最高点击量超过30万,中文翻译、汉化攻略、游戏视频分享等层出不穷。

      另一位腾讯人士则认为,《旅行青蛙》“玩完就走,走了还来,非常适合轻量级的微信小程序”。但其同时认为,小程序在外部合作过程中会采取强势态度,争取更多的流量,严格把关支付入口。

      盈利方面,目前《旅行青蛙》的变现能力还比较薄弱,主要依靠系统广告和内置付费。例如当这只“蛙”要远行时,如果你想为它置办行囊和装备,可以付费购买道具。“对于急性子的人来说,这游戏还是要氪金,不然真着急”,闹闹说。

      据极光大数据行业研究院分析,《旅行青蛙》在变现模式上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一般是内置收费和通过挖掘IP周边进行变现。

      此前,《猫咪后院》推出过多种衍生品,包括笔记本、玩具、表情包等。Hit-Point还在香港旺角开了一家《猫咪后院》快闪店,店铺装修成游戏中的庭院场景,顺便卖出了不少杯子、抱枕等周边产品。此后根据《猫咪后院》改编的真人电影也于2017年4月在日本上映。

      不过,Hit-Point尚未在《旅行青蛙》的衍生品上开始行动,中国已经出现了各种周边产物,包括根据游戏中青蛙旅行经历创作的漫画、青蛙玩具等等,连一些品牌广告和即将上映的电影等也纷纷蹭热点营销。

      从目前的市场热度来看,《旅行青蛙》仍具有很高的IP价值,但留给游戏厂商Hit-Point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如资深评论员、腾讯大家作者马立明对全天候科技所说:这个游戏确实很无聊,但它被赋予一种社交功能。就像新上映的电影,人人都在讨论,它就成为了互联网的“景观”,被注视的焦点。它只会成为一次网络快闪,满足了短暂的愉悦,之后被下一轮狂欢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