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导航
资讯首页> 网站公告 > 行业活动 > 专家解读:“新基建”的机遇和挑战

    专家解读:“新基建”的机遇和挑战

    行业活动2020年05月06日
    分享
      最近,“新基建”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未来建设的新风口而备受瞩目。相信大家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所提“新基建”的背景和内容后,不难看出,发力“新基建”是立足当前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的有效手段。关于“新基建”该怎么建?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会面临哪些挑战?小编梳理相关专家观点,供大家参考学习,一起来看看吧~
      “新基建”的机遇和挑战
      P1 新基建该怎么建?
      
      李颖:增强产业协同、激发企业活力和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
      
      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重点投入基础性、关键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导和带动PPP、PE、风投等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发挥全社会资源力量,共同构建数字新生态。
      
      通过增强产业协同、激发企业活力和需求,为创新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参与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基于新型数字技术设施的各类大数据应用,将极大增强政府部门精准施策的能力,及时有效解决产业链中人员流动存在的“痛点”、物流运输存在的“堵点”、中小企业现金流存在的“断点”、原材料供应方面的“卡点”,以信息流带动人才流、物资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的高效流通,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
      
      任泽平:新基建要扩大投资主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经济学家、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
      
      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为人口服务的,如果说人口向产业集聚,应该在都市圈的加大投入的力度。 确实过去的传统基建,又是新基建是新的产业的基础设施,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个时候应该要干吗呢?要扩大它的投资主体,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在财税包括融资上给你一定的支持。
      
      实际上腾讯,阿里这些企业在大力投入的新基建的建设,我觉得这是新的主体。在搞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正当的时代。
      
      李毅中: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一是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要统筹协调、宏观调控。可以看出地方很有积极性,但也存在着一些盲目性、不确定性。这需要全国通盘考量、协调平衡,要符合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新基建的时间空间布局和总量,地方要根据产业基础、经济实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市场容量合理安排。 
      
      二是新基建有建设周期长、单项投资大、回收期长、直接回报率不高的特点,要科学慎重决策。要计算项目的直接受益也要看到对社会、产业的贡献,进行投入产出的比选,遵循效率和财务双重约束,进行成本和收益的分析。要保障技术的先进可靠,要做好市场需求预测,可以适当超前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
      
      三是发挥制度优势,稳定资金来源。由于各种原因长期积淀,某些地方、某些领域可以说已经债台高筑。“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的优势,要从多方筹集资金。
      
      辛仁周:与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专门的产业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原巡视员辛仁周
      
      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专门的产业政策,对新基建的内容、范围重点布局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加强“新基建”和数据建设的统计关系,将“新基建”和应用需求相结合,指导“新基建”有计划、有步骤、有方向地推进。
      
      顾强:首先要明确“在哪建”的问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新基建”全国都要建,但是应该率先在都市圈发力,未来城镇化人口会向都市圈集中,都市圈的人口红利和质量红利将持续释放,将成为“新基建”投资的核心载体。
      
      在都市圈发力“新基建”,要注重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应用先导,需求牵引;二是场景融合,示范先行;三是补齐短板,完善体系;四是创新驱动,动能转换。
      
      P2 新基建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
      
      邬贺铨: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基建”可以理解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包括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方面。其中,以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既是“新基建”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更代表信息消费市场,同时也是其他领域“新基建”的通用支撑基础,还是传统产业数字化新引擎,赋能传统基建领域提质增效。
      
      田丰:“智能新基建”,未来发展十大趋势
      
      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
      
      新型智慧城市未来将实现自调度资源、自优化公共服务;
      
      智能新基建的加速建设,会成为经济振兴周期的起点;
      
      智能经济将带来显著的“降本增效”效果;
      
      媒介变革技术、网络变革技术和计算变革技术将实现叠加;
      
      新科技推动新商业;
      
      视觉物联网将成为新商业基础设施;
      
      智能新基建应具有超前性、普惠性、众创性;
      
      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建设将利于数据爆炸时代的智能商业转化;
      
      人工智能训练平台可以承担“智能新基建平台服务商”的角色;
      
      在老龄化社会,劳动力出现短缺,这是智能新基建未来应用上的必答题;
      
      “智能+”将参与到应急医疗和全民教育,建设智能社会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马晓河:是把短期的需求和长期的潜在生产增长率积累结合起来的一种投资选择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
      
      “新基建”是把短期的需求和长期的潜在生产增长率积累结合起来的一种投资选择,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入手:一是投资公共领域,培育未来潜在增长;二是直接投资新产业、新模式、新产品;三是投资传统产业改造;四是投资贴近民生、改变民生服务的现代化基建。
      
      吴祖云:促转型、补短板、促提升、提能效、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
      
      湖北省潜江市委书记
      
      从地方政府角度出发对“新基建”进行解读,推进“新基建”可以促转型、补短板、促提升、提能效、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新基建’产业链很长,疫情之下,以大数据为代表‘新基建’能帮助我们实现很好的互联共享,帮助产业企业和市场精准对接,也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P3 新基建面临什么挑战?
      
      王鹏:资金渠道和政策环境有待优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
      
      “新基建”首先应该必须夯实技术基础,因为虽然国外在我国所定义的“新基建”主要领域的应用上速度较慢,且系统性的规划和投资也不如我国规模大、速度快,但在关键核心技术的投资上大大超过我国,我国“的技术底座并非十分牢固。
      
      虽然新基建”的发展方向基本明确,但具体领域的行动计划仍然缺位,资本和企业都在观望,对于在这个大方向下到底在哪建、怎么建、可以做什么需要进一步明确。
      
      刘多:从工业互联网角度看新基建的困难与挑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
      
      一是核心技术产品缺失。芯片、基础软件、工控系统等领域长期受制于人,高端装备、传感器等产品对外依赖度高,面临“卡脖子”风险。
      
      二是企业综合服务能力不够,我国缺乏具备综合解决方案和全领域覆盖能力的龙头企业,目前涌现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工业转型升级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前瞻性、系统性亟待提升。
      
      三是应用推广难度大。不同地区、行业以及大中小企业的基础条件差异显著,很多中小企业仍处于2.0阶段,增加了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四是资金和人才保障不足,国际领先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投入动辄数十亿美元,我国投入较大的企业通常仅有几亿元人民币。此外,工业互联网跨越工业、IT、通信等多个领域,需要大量融通工业和ICT的复合型人才以及新型技术工人,目前缺口巨大。
      
      五是安全防护亟待加强。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推进,安全防护的边界迅速扩大,各类风险层出不穷,企业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
      
      华建刚:新基建将为智建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河姆渡产业互联网平台CEO
      
      “新基建”具有多种特点,比如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性和渗透能力强等,这些特点将更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涉及领域更广泛,带动作用更大,对经济效率提升更显著,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新基建将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设,而智慧城市的打造与智能建筑行业是密切相关的。在新基建的带动下,智能建筑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对能建筑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形成更宜居、更现代化的智能建筑,更好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