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导航
资讯首页> 网站公告 > 行业活动 > 国内顶尖学者谈AI过火:最怕学校成立人工智能系

    国内顶尖学者谈AI过火:最怕学校成立人工智能系

    行业活动2017年09月25日
    分享
      9月6日-10日,由清华经管学院与腾讯青腾大学合作的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首期在北京清华大学正式开课。作为开课的重要活动之一,9月8日,“洞见论坛——科技o驱动成长”在清华经管学院举行。
      在本次论坛上,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rian K.Kobilka、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微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以及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就人工智能及产学研结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特别是“人工智能究竟能否超越人类智慧”这一经典话题,引出了几位嘉宾的辛辣点评。其中,饶毅教授甚至表示:“人工智能的进步是有限的,把人工智能模拟成人的,百分之百都是假的。
      从左到右:钱颖一、Brian K.Kobilka、马化腾、张首晟、饶毅、汤晓鸥

    人工智能的进步已经被夸大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热度已经不言而喻。然而在本次论坛的几位嘉宾看来,人工智能能的进步已经被夸大了,在某些细分领域,人工智能或许可以成为人类的助手,但要说替代人类,未免有些危言耸听。
      饶毅表示,在我们有生之年,或许可以期待像脑血管疾病治疗这样的领域得到AI的助力,但所有对思维、认知和情感的模拟都是不可能的。“我们离科幻(作品中所描述)的程度,不是差了一点,而是差得很远。”

      而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新锐企业商汤科技的创始人,汤晓鸥也不得不承认,“你听到的名人网红讲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开了个玩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反义词就是“天然的傻瓜(naturally stupid)”,如今一个企业不谈人工智能,似乎都融不到钱。

      不过,汤晓鸥也认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还是有一定的技术背景,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数据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计算能力的升级,再加上深度学习的框架使得端到端的学习成为可能,人工智能还是有可能在单向的应用上超越人类。他还列出了近期有可能取得突破的三个方向,分别是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以及自然语言理解。

    马化腾 战术性的支持和帮助
      “最怕中国的学校成立人工智能系”
      不久前,马云(微博)在贵州的大数据峰会上曾有过这样一番言论:“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一时间引发了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的影响的热议。

      钱颖一也在本次论坛上表达了这一担忧,他提到今年高考期间,两台机器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分别拿下了高考数学134分和105分这样一个案例。他表示,中国教育体制的优势是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有很好的掌握,基本方式就是“文科死记硬背,理科大量做题”,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很可能将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遭受冲击。不过饶毅却不这么认为,他表示机器善于考试,并不意味能够代替人去创造。而创造性教育,必须由老师亲力亲为。

      此外,汤晓鸥也表达了另一层担忧,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确有些过火,“我最怕中国的学校,再成立一个人工智能系。”他认为,作为学生,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不是什么领域热就去学什么。“人工智能是跟各行各业结合,慢慢来,去做一些原创的技术,不要一拥而上,从上到下,大家成天就是人工智能了,那就太危险了。”

      对此,马化腾在论坛主题发言中表示,腾讯希望加大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几个基础性要素的投入,并且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和各行各业、学界和研究界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