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导航
资讯首页> 网站公告 > 行业活动 > 深耕智能安防 海康威视抢占“看得懂”先机

    深耕智能安防 海康威视抢占“看得懂”先机

    行业活动2017年08月23日
    分享
    多年前,一起恶性连环抢劫杀人案,警方动用1500多名警力、调看1万多个监控点的录像,耗时1个多月才找到线索,最终破案。

    而在最近一宗砸车盗窃案中,警方使用海康威视的结构化服务器,结合天网高清相机抓拍的人脸图像,对500个监控点共250个小时的视频进行分析,很快就发现了嫌犯,整个过程只用了几秒钟。

    这就是人工智能(AI)在安防领域的典型应用,海康威视正是这一领域的“一流高手”。

    作为视频监控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康威视的营收规模比行业第二到第十的总和还要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海康威视对人工智能的探索和应用,是整个安防行业人工智能普及的重要推动力。

    近期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海康威视董秘黄方红描绘了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构想和布局。但当记者问及市场预期时,黄方红的回答颇具海康特色:“我们不谈预期,不谈市值,做多少说多少。”


    上海河姆渡怎么样_上海河姆渡公司怎么样_上海河姆渡靠谱吗_上海河姆渡集团怎么样

    智能建筑资质_智能建筑资质办理_安防资质_安防资质一级资质




    从“看得清”到“看得懂”

    “如果让机器看得懂,工作效率将得到极大提升,监控将不再局限于安防应用。”黄方红说,通过智能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只是应用之一。

    安防行业规模有多大?有没有天花板?这是多数投资者爱问的问题。不过,海康威视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个数字。黄方红解释说:“大家通常引用的是IHS对全球安防市场的统计数据,但一条街道要装多少监控是没有统一标准的,IHS的统计数据是由大型厂商主动申报的,跟市场的实际规模相比偏小,在安防行业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量数据分析。”

    视频监控来说,从“看得见”到“看得清”再到“看得懂”,是一个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的过程。对于客户资源广泛、用户群体相对确定的海康威视来说,经常是“用户需求已经明确,就等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出来了”。

    在“看得清”方面,公司去年通过对摄像机图像处理技术及图像传感器架构的创新性设计,推出了超级透雾、“星光+”及黑光系列摄像机,以适应全天候场景下的清晰成像需求。“星光+”系列摄像机采用大靶面传感器,结合海康自主研制的ISP图像处理技术,在较低光线照度环境下,不借助任何辅助光源,仍然可以显示清晰明亮的彩色图像,且效果优于传统星光摄像机。黑光系列摄像机则更升级了一档,其采用海康自主研制的SpecEX双光融合技术,在比星光更黑的环境下,呈现比“星光+”摄像机更清晰、更干净、更透亮的彩色图像。

    在“看得清”的基础上,智能化就是要解决“看得懂”的问题。“如果让机器看得懂,工作效率将得到极大提升,监控将不再局限于安防应用。”黄方红说,通过智能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只是典型应用之一。



    技术布局争先机

    海康威视2016年的研发投入达24亿元,占公司销售额的比例为7.62%,公司研发人员超过9000人,保持高研发投入,争取在“看得懂”的技术拓展过程中获得领先优势。

    要让机器“看得懂”,就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

    黄方红举了个例子。人眼看监控,由于视觉的局限,会觉得画面中的胖子跟大胡子不会是同一个人,但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却识别出他俩就是同一个人,通过DNA验证果然是一个人。“这就是传统建模算法与深度学习算法的区别,传统建模算法是局限于人的认知水平的,而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很可能产生超出人的现有知识范围的成果。”

    “海康威视早在2006年就组建了智能算法团队。2012年深度学习理论在国外取得突破后,公司进一步加大对智能的投入;2013年开始深度学习的技术布局;2014年正式成立海康威视研究院,专注于感知、智能分析、云存储、云计算及视频大数据研究。”黄方红表示,海康威视2016年的研发投入达24亿元,占公司销售额的比例为7.62%,公司研发人员超过9000人,继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力助海康可以在“看得懂”的技术拓展过程中争取领先优势。

    2015年底,海康威视推出基于GPU和深度学习技术的“猎鹰”视频结构化服务器和“刀锋”车辆图片结构化服务器,成为国内第一家推出结构化服务器的公司。

    2016年以来,公司陆续推出结合AI的产品,包括基于GPU/VPU 和深度学习技术的“深眸”系列智能摄像机、“超脑”系列NVR、“神捕”系列智能交通产品、“脸谱”人脸分析服务器等,从AI中心产品走向AI前端产品和后端产品,并在解决方案中整合应用这些AI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借助诸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安防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正在到来,视频大数据分析越来越有价值,且在交通、公安等领域应用广泛。未来,行业可能不再是传统的安防行业,智能化的视频技术将作为人眼可及范围的延伸和功能辅助,大大拓展人眼所能看到的内容,为行业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智能机器人可圈可点

    海康威视以移动机器人为载体,依托“阡陌”(海康威视第一款仓储机器人及系统)成熟的核心技术,推出了智能搬运机器人、智能分拣机器人和智能泊车机器人。

    在海康威视的智慧体验馆内,一幕图像吸引了许多参观人员驻足。在画面上,数百个橙色机器人在一个大平台上自由穿梭,这些“小橙人”能够快速实现面单信息读取,并根据机器人调度系统的指挥,基于二维码和惯性导航,以最优路径投递包裹。

    这些“小橙人”就是海康的分拣机器人,实际工作地是山东临沂的一个快递中心,数量共有300台,针对5公斤以下的小件包裹,可减少日常仓内作业人员70%。“这只是海康机器人的一个应用场景。我们拥有不同形态的移动机器人,目前正在向不同领域进行推广拓展。”黄方红说道。

    近年,海康威视以移动机器人为载体,依托“阡陌”(海康威视第一款仓储机器人及系统)成熟的核心技术,推出了智能搬运机器人、智能分拣机器人和智能泊车机器人。

    海康的智能泊车机器人于2016年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亮相乌镇。智能泊车机器人采用海康机器人成熟的视觉和惯性双导航技术,自主定位,定位误差小于5mm,可完成2500kg汽车的升举、搬运、旋转、下放。值得强调的是,智能泊车机器人系统可同时调度500辆汽车,可让同等面积停车场停车位数量增加40%。

    据记者了解,由于泊车机器人对场地的要求较为严格,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升级。最近,海康已经有第一个商业化项目落地,准备交付。

    黄方红对记者表示:“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市场空间,我们是非常看好的,公司在持续进行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