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人工智能处于发展风口,2016年也被称为人工智能发展元年。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带来的人工智能以不同的应用形态展现在大众面前。随着技术的突破,成本的下降和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投入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中去。放眼全球,人工智能已成为众多互联网企业“转型升级”的共同路径。
上海河姆渡怎么样_上海河姆渡公司怎么样_上海河姆渡靠谱吗_上海河姆渡集团怎么样
智能建筑资质_智能建筑资质办理_安防资质_安防资质一级资质
近年国家在大数据方面的发力,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中国拥有大量人口,有许多数据可供人工智能研究应用,数据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会催生出大量创新产品,应用所涵盖的领域也不断蔓延,包括交通、金融、安防、医疗、教育等行业;
01
“AI+安防”潮流不可逆
提到安防,很多人的意识里会浮现
门禁、天网等。然而,这些传统元素,已然不能再代表安防产业走向智能的图景。面对公民保护自己财产和人身安全,应对安全侵害能力的庞大需求,人们需要安全“卫士”更加聪明、主动、而人工智能,显然是最合适的那颗“大脑”。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安防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安防需求不断提升。我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235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5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
与传统安防手段相比,新一代安防技术正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实现多元化快速发展,“AI+安防”正给人们带来一个更加“聪明”的安全时代。通过人脸和行为的识别,人工智能
视频分析,会准确的对潜在的危险做出预判,“未来4到5年,安防将进入一个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
除了赢得产业巨头们的积极响应之外,“AI+安防”还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加持。2016年,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指出,智能安防将作为人工智能产品创新的重点应用推广领域。鼓励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研发集成图像与视频精准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编码识别等多种技术的智能安防产品,推动安防产品的智能化、集约化、网络化。
02
产业化“一只脚”已落地
在许多消费者眼中,AI还是一个复杂、陌生的前沿技术。但在智能安防产业,它已然具备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条件。人工智能当前从算法到需求,都支撑在安防领域的产业化。目前图像识别算法已达到安防应用要求,正向全时间全地域的双维度扩展,目前全国超半数的摄像头已完成高清摄像头部署,警务
电子化与信息化已逐步完成,为人工智能技术部署提供了基础条件。
“AI+安防“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有了从前端到后端、实实在在落地的产品。未来随着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尤其是车牌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大规模的应用,AI势必将掀起新一轮智能安防改造与建设热潮。
03
市场需要更全能服务
AI技术的融入,将丰富智能安防的内涵与维度,推动安防物联网的加速落地,促使智能安防迈向更高层级的“智慧安防”。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尚需解决深度服务能力弱、成本过高等问题。能不能有效地把技术与应用场景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切实可行的整体
解决方案,是决定“AI+安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核心因素。
例如,公安行业用户的需求是在海量的视频信息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线索。要实现这个需求,仅仅用摄像头捕捉到嫌疑人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智能的前端摄像机实时分析视频内容,检测运动对象,识别人、车等属性信息;然后需要汇总海量的城市级信息到后端人工智能的中心数据库进行
存储,再利用计算能力及智能分析能力,对嫌疑人的信息进行实时分析,最终给出最可能的线索建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高度依赖场景打通,这几乎是行业发展应用的共同点。
04
下一次生产力飞跃的突破口
人工智能的发展,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云计算为代表的大规模网络应用已经成为ICT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应用领域将持续拓宽(政务、民生、医疗、教育、体育、生产、农业)等领域,形成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逐渐成为更为广泛的智能科学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