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导航
资讯首页> 高端访谈 > 访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陈鸣

    访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陈鸣

    高端访谈2018年05月07日
    分享
          巨量的市场以及政策的支持,使消费金融处在风口,不同的主体争相涌入,包括银行、互联网公司、创业型的公司、P2P平台,这极大地推动着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日前,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陈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我们的先行者能“剩者为王”,在消费金融从“春秋时代”走向“战国时代”能位列七雄之一。而要做到这一点,准确的市场定位、清晰的商业模式、严格的风险管控,一样都不能少。 

      记者:消费金融在我国火起来似乎是近几年的事,您最早接触消费金融是何时?消费金融发展到现在有哪些商业模式? 

      陈鸣:我最早在银行工作,印象中上世纪90年代初建行推出过今天我们所说的消费金融产品——分期付款,用户可以买电视机电脑,电脑当时一台售价两三万元,广告语是“每天五块钱、电脑搬回家”,那时的消费金融产品还只是试水,但很具有历史意义。 

      为什么到现在才是风口呢?因为相对于房贷、对公业务,消费金融业务体量太小,银行当时不太愿意做。银行做的往往是配套按揭贷款做装修贷款和生活消费贷款这类产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消费金融模式,即线下、单笔、一对一的模式,这个模式到今天为止,包括前期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都是主流的模式。 

      当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业务和服务模式也正随之改变,衍生出互联网的模式。 

      记者:我们知道,苏宁消费金融依托苏宁平台,采用O2O发展模式,能否详细介绍一下O2O模式? 

      陈鸣:苏宁消费金融开展O2O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我们可以调动苏宁易购两亿电商用户和1600家门店资源,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任意切换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体验。 

      市场定位上,基于苏宁特殊的消费场景,我们采用“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模式,互联网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日常的消费活动和行为越来越互联网化,我们的金融服务必然要紧跟时代的变化。苏宁消费金融以践行普惠金融为使命,定位中低收入阶层,是所谓“金字塔”底端的人群,国内70%的人没有人行征信信息,因此风控是我们的核心,如何服务这一类人群,需要大数据支撑。 

      在场景结合上,我们采用线上、线下场景布局。苏宁具有线上苏宁易购和苏宁线下门店,并具有自己的支付工具——易付宝,我们将消费金融产品嵌入到易付宝里,对于已经有授信额度的客户直接开通,非常便捷。线下门店客户也很方便,对于有额度的客户可以直接进行扫码支付。 

      在获客方式上,苏宁有两亿会员客户和1600家门店资源,这成为重要的客户来源。对线上会员客户通过预授信分析给予1万元左右的额度,并根据信用行为,对客户进行定期提额,满足大额用款需求。线下也是类似做法。在重点激活存量客户的基础上,适度发展新客户,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拓展,通过“主动邀请授信+用户自主申请”的方式获客。 

      记者:消费金融从业者多会提及场景,这种结合有何必然性? 

      陈鸣:我认为消费金融应更多的与场景相结合。监管部门对贷款用途有明确要求,但在传统模式下仍有一些贷款的用途并不是真实的消费,这种现象在传统模式下很普遍。未来消费金融会更趋向场景金融,这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主要原因:一是银行为相应用途的贷款提供能力越来越强,原来很多商户在银行无法获得贷款,现在银行已经提供了很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使得消费金融的贷款越来越回归消费金融的本质,即回归到真实的消费场景中去;二是贷款商与零售商合作越来越紧密,甚至消费场景的本身就是金融的服务者,比如阿里、京东、苏宁,客户在消费过程中就能很方便、快捷的获得消费金融服务。目前苏宁消费金融门店拓展采取“移动设备自助申请+现场服务”的模式,分批、分步骤的进行门店业务下沉,努力实现“苏宁门店开到哪儿,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到哪儿”,提高用户场景使用的便捷性。此外,布局垂直细分场景,已在全国大中型城市范围内布局校园、电信、家装、旅游、租房、教育等场景,实现苏宁内外场景的交叉引流,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满足了用户多元化消费需求。 

      记者:当前消费金融发展如此火热,还面临哪些挑战? 

      陈鸣:人口红利以及巨量市场是消费金融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但我国的消费金融发展还不充分,仍处在“春秋时代”,各类主体纷纷涌入这一风口,这一方面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可能发生消费金融危机。危机产生的主要特征就是突然爆发式增长,使市场出现不规范和畸形发展,从而带来很多问题,希望我们的先行者不要在大浪淘沙过程中成为牺牲品。 

      目前面临几个挑战,从自身运营能力看,一是产品周期短,规模难以做大。传统消费信贷产品周期是9个月,我们是4个月,如果贷款核销跟不上,不良率会上升。二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如何更好地在支付业务中嵌入信贷产品问题,免息收益率低,提高难,交叉营销现金贷,在客户额度一定的情况下,很难有突破;其他商户拓展还要受制于支付通道先行接入,外拓难。三是风险管控与用户体验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权衡。风险管理的安全性与互联网极致用户体验之间的矛盾,营销与风控的矛盾。 

      从发展环境看,网络欺诈风险高发,甚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击难度大;政策支持力度还需加强,另外,作为新设公司还面临资金难题,导致融资难、价格高;支付通道方面也希望监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