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5G发展利好消息不断,中国5G商用速度已全面推进。
日前,中国移动、中兴通讯和高通公司联合宣布,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R15标准的端到端5G新空口系统互通。
该成果在中国移动2017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向参展观众进行了展示,在展示中,该系统工作在3.5GHz频段、100MHz带宽,下行峰值速率可达1.3Gbps以上,而基于5G预商用基站和小型化5G数据终端的“5G端到端系统应用”,可实时直播16路4K高清
视频业务。
3GPP是制定5G标准的国际通信组织,3GPPR15为当前第一版5G国际标准。目前,5G预商用基站已经有多类产品,而终端原型机则是模拟用户一端手机的大型机器。“新空口”指的是基站到终端之间的连接协议。通俗地讲,在以前,5G基站到用户终端还未能应用5G信号打通,而此次互通及其展示,就是5G新空口技术向大规模预商用迈进的重要行业里程碑。
据悉,中国移动专门成立5G联合创新中心,促成5G相关研发的落地。该中心发布《5G网联无人机创新应用研究报告》,深入分析并初步验证了移动蜂窝网络承载网联无人机的能力,展望了5G为网联无人机带来的全新体验,而在VR应用方面,中国移动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5G边缘网络架构的云端渲染VR
解决方案,将计算复杂度高的VR渲染处理从
头盔迁移到边缘网络,提升画面质量,并降低VR设备价格;在机器人应用方面,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IDC机房巡检机器人——锐目,集成了自主导航、智能避障、图像识别、数据分析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机房
自动化应用,实现未来工厂、车间的全机器人操作。
厂商争相“出海扩张”
近日,中兴通讯携手日本软银在东京都港区芝大门开启了4.5GHz频段5G实质性实验,据悉,中兴通讯为本次试验提供了5G基站及核心网设备。4.5GHz是日本5G商用许可的候选频段,日本软银已获得了这一频段的试验许可证,计划于2020年左右启动5G商用业务。
今年6月,中兴通讯与日本软银曾在东京市区开展5G外场测试。中兴通讯TDD&5G产品总经理柏燕民表示,中兴通讯与日本软银在MassiveMIMO等5G关键技术领域已经进行了长期且深入的合作,这次将合作扩展到5G新空口领域。
而在近日,华为则联合LGU+在首尔江南区完成了5G预商用测试,全球首次实现由10个3.5G低频基站与2个28G高频基站组成大规模5G组网。本次预商用测试包括无人机全景视频VR直播,IPTV4K点播等真实5G商用业务演示,并完成了连续组网条件下的高速移动性、双连接、小区切换验证,达到了低频1Gbps,高低频双连接5Gbps的平均速率,在典型密集城区场景成功验证了5G端到端
解决方案。
这不是中国5G产业链主力厂商第一次“出海”。目前,华为、中兴等具备5G设备研发能力的厂商与日本软银、西班牙电信、韩国KT等企业广泛合作。
对于这种情况,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中国5G产业链主要企业走出国门愈发密集,从企业角度讲,这是一种争先竞争,抢占市场,而从产业角度讲,这实际上更反映了中国正对外输出5G技术和设备,而这背后,正是中国在引领5G发展,为全球5G推进定标准。
5G发展重心转向商用环境
当前,众多全球知名科技企业,正加速其5G业务拓展。爱立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市场与资讯官HelenaNorrman移动合作伙伴大会上的《5G与物联网携手开启的未来社会》主旨演讲中表示,截至目前,爱立信已与全球38家运营商在5G领域签订合作协议,与全球22家行业合作伙伴、45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5G领域全面展开合作;英特尔则联合中国移动在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启动面向电信应用的开放IT基础设施项目——OTII(OpenTelecomITInfrastructure),旨在形成通信行业面向网络IT化转型的深度定制、开放标准、统一规范的
服务器技术方案。
在这样的态势下,中国5G全局部署也在提速。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力争于2018年底前实现第三阶段试验基本目标,支撑我国5G规模试验全面展开。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的通知》(工信厅通信函〔2017〕627号),第三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一、重点面向5G商用前的产品研发、验证和产业协同,开展商用前的设备单站、组网、互操作以及系统、芯片、仪表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联互通测试,全面推进产业链主要环节基本达到商用水平;二、加快完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实验室和北京怀柔外场试验系统的构建与优化,形成多厂家、室内外一体的测试环境,确保按时满足第三阶段试验需求;三、按照工信部《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工信部无〔2017〕276号)确定的频段尽快开发设备,根据标准进展同步更新设备能力;四、开展5G典型应用相关技术试验,促进5G业务与应用发展。
对于新的部署,业内人士指出,5G发展的重心已从实验室环境转向具体的商用环境,可行性和应用性将是未来重点,而产业链也将进一步被打通。